Palo Alto Networks於11月14日在台北舉辦年度旗艦活動Ignite on Tour Taipei 2025,揭示台灣企業雲端與AI安全採用正進入加速期。根據該公司台灣團隊觀察,台灣雲端相關業務較半年前成長20%至30%,高科技產業因AI供應鏈需求領跑,金融業受惠主管機關開放政策積極跟進,連向來保守的政府機關也開始評估上雲可行性。
產業差異明顯:高科技業已成熟,金融、政府加速追趕
Palo Alto Networks技術總監蕭松瀛在媒體訪談中指出,台灣各產業的雲端採用進程呈現明顯差異。「高科技產業因為整個AI供應鏈相對完整,接受度最高。我們觀察到至少50%至60%以上的高科技客戶已經接受雲端使用。」蕭松瀛表示,這些企業不僅將工作負載遷移上雲,更積極在雲端環境中部署AI應用與開發環境。
金融業則呈現後發先至的態勢。蕭松瀛解釋:「金融業相對保守,但金管會在前兩年開放部分資料可以放到雲端後,產業開始慢慢評估異地備份與資料上雲的可行性。」目前金融機構主要將雲端用於災難復原與備份用途,但應用場景正逐步擴大。
政府機關則走得最慢。蕭松瀛坦言,「政府不希望把資料放在外面,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便如此,政府部門也已開始研究雲端解決方案,顯示整體市場正朝向雲端優先的方向演進。
地緣政治推升資安投資,攻擊率持續上升
台灣特殊的地緣政治位置,成為企業加速投資資安的重要推手。Palo Alto Networks大中華區總裁陳文俊強調:「台灣企業面對的不僅是一般的商業威脅,地緣政治因素使得國家級駭客組織持續針對台灣進行攻擊。這些攻擊者長期潛伏在企業環境中,對目標系統極為熟悉,造成的影響更為深遠。」
根據Palo Alto Networks觀察,台灣的攻擊率仍在持續上升。特別是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已從傳統的水電系統擴展到航空、金融等民生相關產業。今年發生的多起機場資安事件,直接影響到消費者訂票與航班運作,凸顯資安問題已不再侷限於企業內部,而是影響整體社會運作。
AI驅動雙面刃:攻擊加速與防禦需求同步攀升
AI技術的普及,為台灣企業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帶來前所未有的資安挑戰。陳文俊指出:「我們看到駭客攻擊成功所需時間,從2021年的9天縮短到2023年的2天,而在AI驅動下,現在只需要25分鐘。這種速度的提升,迫使企業必須重新思考防禦策略。」
更值得關注的是,台灣企業正快速進入AI開發階段。蕭松瀛透露:「去年我們比較少聽到客戶在買GPU,今年到現在已經聽到好幾個客戶自己購買GPU,組建團隊開發AI應用。」
這種從「使用AI工具」到「開發AI應用」的轉變,創造出全新的安全需求。
企業不僅需要控管員工如何使用生成式AI,更需要保護開發環境、檢測AI模型安全性、管理開源工具鏈的風險。
根據IBM與Palo Alto Networks共同發布的報告,大型企業平均使用83種資安工具,這種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已無法應對AI時代的複雜威脅。
平台化成為企業共識,整合需求快速浮現
面對工具過多造成的管理困境,台灣企業開始尋求整合方案。蕭松瀛觀察:「我們看到客戶從最開始只用防火牆保護邊界,現在開始往整合方向走,評估使用我們的端點偵測與回應、安全存取服務邊緣不同方案,特別是用AI驅動的雲端方案來達到即時防禦效果。」
這種轉變的背後,是企業面臨嚴重的人力資源短缺。蕭松瀛指出,「我們發現客戶的資安團隊編制可能有五名,但實際上手的只有兩到三個人,還在持續找人。」人力不足使得企業更傾向選擇整合平台,「面對一個廠商,安排一次會議就能討論多個議題,而不是要跟三四個不同廠商分別開會。」
在本次Ignite活動中,Palo Alto Networks發布包括Cortex Cloud 2.0、Prisma AIRS 2.0、Agentix與Prisma Browser四大創新方案,展現平台化策略的具體成果。這些方案整合雲端安全、AI防護、瀏覽器安全與自動化回應能力,呼應台灣企業對於簡化管理、提升效率的迫切需求。
多雲架構成趨勢,跨雲安全管理成新課題
台灣企業的雲端策略正朝向多雲架構發展。蕭松瀛表示:「我們看到客戶的應用分散在不同公有雲上,有些在AWS,有些在Google Cloud,有些在Azure。這種多雲架構非常明顯。」
這種趨勢為企業帶來新的挑戰。傳統上,企業可能認為公有雲預設就具備完善的安全防護,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客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理解,公有雲並沒有預設提供完整的安全保護。」蕭松瀛指出,而當企業想要在雲端部署安全方案時,卻發現可選擇的解決方案不如地端豐富。
Palo Alto Networks的優勢在於提供跨雲平台的統一管理能力。「我們的解決方案基本上是跨這些雲平台的,無論客戶使用哪個公有雲,都可以用同一套工具進行管理。」這種跨平台能力,在多雲架構成為主流的趨勢下,成為企業選擇安全方案的重要考量。
展望:台灣市場進入資安投資新週期
綜觀台灣市場發展,多重因素正共同推動企業加大資安投資: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高、AI應用快速普及、雲端採用進入成熟期、監管政策逐步開放,以及人力資源持續短缺。這些因素交織作用,使得台灣企業對於整合性、自動化、AI驅動的安全平台需求持續攀升。
陳文俊總結:「台灣企業正處於數位轉型的關鍵時刻。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企業在推動AI創新的同時,從根本建立安全韌性,讓資安成為業務成長的驅動力,而非阻礙。」隨著更多企業進入AI開發階段,可以預期台灣市場的資安需求將持續保持強勁成長動能。
關鍵趨勢一覽:
- 台灣雲端業務成長20%至30%,高科技業上雲率逾50%
- AI驅動攻擊時間從9天縮短至25分鐘,防禦策略需全面升級
- 企業從使用AI工具轉向自主開發,資安需求涵蓋全生命週期
- 平台化整合成為主流,企業尋求簡化管理、降低人力負擔
- 多雲架構普及,跨平台統一管理能力成為關鍵需求
▲首圖: Palo Alto Networkss大中華區總裁陳文俊(左) 及 台灣技術總監蕭松瀛(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