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入資安人
若您還不是會員,請點選下方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加入資安人會員
登入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資安人粉絲團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合作詢問
隱私權政策
香港商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台灣傳媒分公司
110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
886-2-8729-1099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登入
登入
訂閱電子報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新聞
您現在位置 : 首頁 >
新聞
全球數百萬台電腦可能因LogoFAIL漏洞繞過安全啟動
2023 / 12 / 04
編輯部
LogoFAIL是個人電腦的UEFI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生態系統的一組嚴重漏洞。
利用LogoFAIL漏洞會使基本的端點安全措施失效,並使攻擊者能夠對受影響的系統深度控制。
根據國外資安研究人員發布的報告顯示,LogoFAIL源自於開機程序中的影像分析庫,影響了 所有x86 和ARM 裝置的主要製造商。
研究人員警告說,LogoFAIL影響整個PC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個別供應商。CERT/CC VINCE報告LogoFAIL漏洞。修補計畫預定於12 月 6 日發布。
研究人員發現,透過在 EFI 系統分區 (ESP) 或未簽署的韌體更新部分嵌入受損映像,惡意行為者可以在開機期間執行惡意程式碼,從而劫持啟動過程。
這樣的攻擊手法繞過了安全啟動和Intel Boot Guard等關鍵安全措施,並協助在作業系統層級下運行的韌體開機套件。
研究人員解釋,攻擊者可以將特權程式碼執行權寫入韌體,因此它在設計上繞過了安全邊界,就像安全啟動一樣。
LogoFAIL並不是第一次發現安全啟動繞過;2022 年 11 月,五款 Acer 筆記型電腦型號中發現韌體缺陷,可用於停用安全啟動並允許惡意攻擊者載入惡意軟體;BlackLotus(黑蓮花)組織就曾經利用此缺陷進行攻擊。
然而LogoFAIL 與先前的威脅不同,因為它不會透過修改引導程式或韌體元件來破壞執行時間完整性。LogoFAIL 是一種純資料攻擊,
當惡意輸入來自韌體圖像或在系統啟動過程中從 ESP 分區讀取Logo,確實很難檢測到攻擊行為。研究人員表示,使用 ESP 攻擊的向量在韌體本身內部不會留下任何證據,因為Logo為外部來源。
大多數 PC 生態系統都很脆弱來自三個主要獨立 BIOS 供應商 (IBV) Insyde、AMI 和 Phoenix 的韌體設備很容易受到LogoFAIL影響,而這三家公司的韌體包含95%的 BIOS 生態圈設備。
因此全球大多數設備都受到LogoFAIL影響,包括消費級和企業級的個人電腦,如宏碁、技嘉、惠普、英特爾、聯想、微星、三星、超微、富士通和多個其他品牌。
Phoenix Technologies將LogoFAIL追蹤為CVE-2023-5058,存在於Phoenix SecureCore Technology 4的1.0.5版本以下。LogoFAIL 也被 Insyde 追蹤為 CVE-2023-40238,並被 AMI 追蹤為 CVE-2023-39539 和 CVE-2023-39538。
韌體公司正在與多家設備供應商積極合作,以協調整個領域的漏洞揭露和緩解工作。
為了降低韌體風險,用戶應隨時了解製造商的建議並及時應用韌體更新,因為它們通常可以解決關鍵的安全缺陷。資安研究人員也建議不要盲目信任供應商,而是驗證供應商的安全承諾。
本文轉載自DarkReading。
韌體安全
LogoFAIL
安全啟動繞過
UEFI
最新活動
2025.11.12
2025上市櫃高科技製造業資安論壇
2025.11.14
2026必須關注的資安大趨勢
2025.10.27
關鍵基礎設施-電力系統資安系列課程III(沙崙 X 成大 電驛系統)
2025.10.28
產業資安防護及案例分享研討會 精準抗勒索 × 供應鏈ai無縫防護 :智慧製造資安新解
2025.10.31
【雲端安全入門】CCSK 雲端安全知識證照培訓班
看更多活動
大家都在看
微軟10月更新同時修補史上最嚴重 ASP.NET Core 漏洞與 Windows 本地連線錯誤
台廠四零四科技 Moxa 修補可能導致系統完全淪陷的硬編碼憑證漏洞
資安署25年9月資安月報:《資通安全管理法》修正公布實施;政府陳情管道成釣魚攻擊新途徑
美國CISA 一次新增五個遭利用漏洞 Oracle EBS 與 Windows SMB 成攻擊重點
「PassiveNeuron」駭客鎖定 SQL 伺服器 展開網路間諜行動
資安人科技網
文章推薦
微軟強化檔案總管安全性 封鎖網路下載檔案預覽功能
微軟緊急發布 Windows Server 修補程式,修復重大 RCE 漏洞
AI 安全成 2026 首要任務:Gartner 預測逾半數企業將部署專用安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