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證期局今日公布首波虛擬通貨服務提供商(VASP)洗錢防制登記名單,僅9家業者成功取得營業資格,另有18家業者未能通過審核,台灣虛擬資產業正式進入嚴格監管新時代。
過關業者名單確定,公會會員幾乎全數保留
根據金管會證期局22日公告,通過洗錢防制登記的9家業者中,包含8家原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成員:禾亞數位科技、拓荒數碼科技、現代財富科技、富昇數位、跨鏈科技、幣託科技、鴻朱數位、鏈科,以及1家新進入者重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本26家申請的業者中,有18家未能通過登記制審核,包括一路發、三川通證、尹天下、王牌數位創新、仰家、台灣芷荊等知名業者均遭淘汰。虛擬通貨公會秘書長張森雄表示:「8家會員全部通過,心情可用心中大石放下形容。」
監管制度全面升級,違規將面臨刑責
此次洗錢防制登記辦法相較於過去的聲明制,監管強度大幅提升。新制度納入多項嚴格規範,包括:
- 虛擬資產上下架審查機制
- 防止不公正交易機制
- 自有資產與客戶資產分離保管
- 資訊系統安全要求
- 錢包管理機制
- 差異化管理制度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強調,未完成登記的業者若繼續提供虛擬資產服務,將依據洗錢防制法第6條面臨2年以下刑事責任。不過,被淘汰的業者3個月後可重新申請登記。
資安與風險管控成重點考量
從通過名單可以看出,金管會對於業者的資訊系統安全、內部控制制度以及風險管控能力要求極為嚴格。通過審核的業者多數為具備完整技術架構和合規經驗的老牌業者,顯示監管當局優先考慮業者的營運穩定性和資安防護能力。
新制度特別強調「資訊系統與安全」要求,這對虛擬資產業者的技術實力和資安投入提出更高標準。業者必須建立完善的錢包管理機制,確保客戶資產安全,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同日,央行發布報告指出,台幣穩定幣對台灣整體支付體系影響有限,主要原因包括台幣計價虛擬資產不多,以及台灣支付系統已相當完整。央行表示,未來將與金管會共同訂定相關子法規定,確保穩定幣發行符合管理制度要求。
金管會再次提醒民眾,即使業者已完成洗錢防制登記,虛擬資產仍具有高波動性和交易風險。特別是詐騙集團經常以「穩賺不賠」、「高獲利低風險」等話術誘導民眾投資,呼籲民眾應透過合法登記業者進行交易,並審慎評估投資風險。
這次大規模的業者淘汰,標誌著台灣虛擬資產業正式告別野蠻生長時代,進入規範化發展階段。對於資安從業人員而言,這也意味著虛擬資產平台的資安防護要求將持續提升,相關資安解決方案需求可望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