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5_Finance/
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5_Finance/

觀點

從禁止到管理:Forrester AEGIS 框架重新定義 AI 代理程式安全策略

2025 / 10 / 08
編輯部
從禁止到管理:Forrester AEGIS 框架重新定義 AI 代理程式安全策略
隨著生成式 AI 快速普及,企業面臨兩難:禁止使用 AI 工具可能阻礙創新,但放任使用又帶來資安風險。Forrester 近期發布的 AEGIS(Agentic AI Enterprise Guardrail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框架指出,傳統「阻擋或允許」的二元安全模式已不適用,企業必須轉向「成功機率管理」的新典範。

影子 AI 無可避免 禁止反而助長風險

影子 AI(Shadow AI)指員工或開發者在未經 IT 部門批准下使用 AI 工具。根據 Forrester 2024 年調查,60% 的員工會在工作中使用自己的 AI 工具,往往未經許可。

Forrester 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 Jeff Pollard 將影子 AI 分為兩類:一般員工使用 ChatGPT、Gemini 等提升生產力,以及技術人員利用 LLM API 開發應用。前者可能洩漏敏感資料,後者創造缺乏治理的「影子代理程式」(Shadow Agents)。

Pollard 強調,這種模式在每項新興技術都曾出現。他指出,在正式控制措施建立前,企業團隊必然會進行實驗。資安團隊需允許適當的 AI 使用,否則員工終將尋找方法繞過限制,造成更大安全盲點。

非人類身分管理缺口 超過 90% 缺乏生命週期管理

影子 AI 問題核心在於非人類身分(Non-Human Identities, NHI)的管理缺口。長久以來,組織運用 API 金鑰、服務帳號等 NHI 自動化應用,但 AI 代理程式的快速普及揭露既有安全缺口並引入新威脅。

資安新創公司 Entro Security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Itzik Alvas 表示,AI 代理程式和其他 NHI 的爆炸性成長導致企業風險增加。Entro Security 研究顯示,超過 90% 的非人類身分缺乏適當生命週期管理,成為攻擊者主要目標。

開發人員在缺乏監管下,使用 OpenAI 和 Anthropic 等大語言模型API 建立影子代理程式。這些代理程式持有強大憑證,卻無明確所有權、治理機制或撤銷途徑,導致企業暴露於資料洩漏、安全威脅和合規風險。

AI 代理程式帶來全新挑戰

AI 代理程式的根本差異在於自主性與突現行為(Emergent Behavior)。Pollard 指出,使用者遇阻礙時能力與動機有限,最終會放棄。「但代理程式本質上是程式碼,被設計來克服障礙,且能力會隨著每次行動而增強。」

由於代理程式運行速度極快,資安團隊難以監控。傳統為人類設計的安全模型,已無法應對目標劫持(Goal Hijacking)、認知腐化(Cognitive Corruption)等新風險。

AEGIS 框架:六大領域與核心原則

Forrester 推出的 AEGIS 框架將 AI 代理程式安全分為六個領域:治理、風險與合規(GRC)、身分與存取管理(IAM)、應用程式安全(AppSec)、威脅防護、零信任架構,以及資料安全。

框架引入關鍵新原則。首先是「最低代理權限」(Least Agency),不同於傳統最小權限原則,這強調限制代理程式的自主行動範圍與決策能力。其次是「持續風險管理」(Continuous Risk Management),由於代理程式會學習適應,需要動態監控機制即時追蹤行為模式。

此外,AEGIS 要求所有代理程式通訊必須實施「相互認證」(Mutual Authentication),不論網路位置,確保代理程式僅與經驗證的工具互動。

Pollard 特別強調:代理程式身分既非人類也非機器身分,而是全新類別,應獨立處理。企業不能將現有 IAM 系統直接套用到 AI 代理程式。

分階段實施路徑

AEGIS 提供務實的分階段路徑。第一階段從治理起步,建立跨職能治理結構,制定 AI 可接受使用政策。企業應實施持續的代理程式探索計畫,維持動態清單追蹤每個代理程式的目的、工具、權限範圍、所有者及資料存取權限。

Forrester 調查顯示,59% 主管認為已提供充分訓練,但僅 45% 員工表示接受過正式培訓。因此教育訓練應針對不同角色客製化。

第二階段強化身分與資料安全,將代理程式視為新身分類別,建立專門管理機制。要求所有通訊實施相互認證和加密。

第三階段進階到 DevSecOps 與威脅管理,保護代理程式完整生命週期。部署幻覺偵測機制(Hallucination Detection),建立斷路器(Circuit Breakers)在異常時自動中斷運作。

務實建議:護欄而非路障

企業應體認完全禁止既不實際也不明智。關鍵在於建立「護欄」而非「路障」,讓創新在可控風險內進行。

企業可提供經審核的企業級 AI 工具,降低員工使用未批准工具的動機。建立明確使用政策,說明允許場景、禁止輸入的資料類型,以及如何引用 AI 生成內容。

對技術團隊,應建立代理程式開發標準流程,包括安全審查、權限申請、監控部署。Pollard 指出,安全領導者必須從「阻擋或允許」轉向「成功機率」思維,透過持續監控與動態調整將風險維持在可接受範圍。

挑戰即機遇

AI 代理程式時代為資安領導者帶來挑戰,但也創造機遇。成功的 CISO 不會阻擋 AI 潮流,而是建立完善護欄,讓組織安全擁抱 AI 帶來的生產力提升。

面對 AI 代理程式時代,企業需要的不是更高的牆,而是更智慧的管理。AEGIS 框架提供的不僅是技術指引,更是思維轉變:從對抗創新到引導創新,從被動防禦到主動治理。唯有如此,企業才能在 AI 驅動的未來中既保持競爭力,又確保安全與合規。

本文轉載自 Dark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