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5_Digicentre/
https://secutech.tw.messefrankfurt.com/taipei/zh-tw/programme-events/AIoT_SecurityForum.html

觀點

威播科技黃能富總經理 為資安產業開創新氣象

2004 / 12 / 10
徐國祥
威播科技黃能富總經理  為資安產業開創新氣象<br>

評估發展找出市場立基的轉折
「由於先前都只做純學術研究,在沒有任何Business的概念下,究竟該開發哪一類產品就成為關鍵問題。」黃能富指出,因此公司初期就做簡單市場分析,當時市場是以Firewall為最熱門產品,可是發現很多國內、外廠商都在做Firewall,在這種情勢下直覺認為Firewall已經不能再踏足了,否則一定會面臨失敗的,所以幾經思考之後,認為應該挑選一種具有市場性且較少廠商研發的技術,最後以頻寬管理領域為目標,經過8~9個月研發已完成頻寬管理器的雛形。

雖然頻寬管理器是威播科技的第一代產品,功能是關於網路服務品質的保障,如上網、線上遊戲、email、VOIP等,能給予不同人、不同時間的頻寬,就不會造成頻寬壅塞的情況,而這項產品讓威播科技在2000年得到第一個資訊月傑出資訊特別獎,但在市場上卻沒有造成很大迴響,因為頻寬管理器對使用者而言並不是非常必要的工具,所以嚴格來講頻寬管理器算是失敗的產品,經過這次經驗的累積,也讓黃能富深刻明瞭:「雖然擁有核心技術,但產品不一定就能符合市場需求,因此必須找出產品的立基點…」這就是威播科技後來邁入資安產業的轉折點。

早期藉由Firewall來做防禦,但現今攻擊型態已遠比Firewall聰明,因此IPS的功能就顯得非常重要,基於此一因素,且這幾年威播科技已經累積深厚的封包深層檢測技術,因此2001年威播就開始研發IDS產品,也由於該項IDS產品擁有流量傳輸和管理控制等功能,已如同現今IPS主動式防禦系統,可針對病毒、P2P、IM等攻擊即時主動防護和列出相關資料,所以是非常方便實用的資安管理工具。

面對困難卻不放棄的經營思維

經營一家公司真的很辛苦,黃能富有感而發表示:「回想一路走來的過程也曾面臨非常大的內心掙扎與煎熬。」因為資安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並非踏入此一領域就能順利存活。誠如上述,雖然頻寬管理器市場銷售不佳,但資金尚未成為大問題,因為當時公司資本尚小,資金方面只需向朋友、教授之間籌措即可。但由於2000年網路開始泡沫化,造成增資方面產生問題,尤其是2003年找尋資金更是非常不容易,但當時產品已在市場進行銷售,資金運用就成為最關鍵的問題,然而,由於當時景氣非常不好,公司資金變得非常緊湊,一度面臨繼續或就此打住的兩難抉擇心境。

黃能富強調:「所幸當時還是苦撐下來,如今公司產品銷售狀況好轉,目前現金流出已經很少了,盈收與支出大多可以取得平衡。」也由於廠商看好資安產業,最近一次的增資算是滿順利的,目前國內法人資金,包括高科技投顧、國內高科技大廠等;至於國外創投資金也不少,如AsiaTech等,AsiaTech是一家非常著名的國外創投公司,由於認為台灣資安市場是深具潛力的,所以開始尋找可投資的台灣資安公司,最後竟只選擇投資威播科技一家,也陸陸續續介紹客戶和夥伴;又加上這次威播通過NSS國際認證,未來海外業務的推展已將更加順利,甚至公司的業務副總也把教職辭掉,跳進來從事業務推展工作,足可證明威播科技的發展是滿有機會的,而當時能堅持走下去是非常值得的。

盡到責任讓辛苦都值得

基於教授不能身兼其他私人公司職位,所以一開始只是以顧問角色從旁經營威播,之後由於學校緊鄰科學園區,因此校方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讓教授可以直接至產業界服務2~4年,用來增加業界實際經驗,黃能富指出:「在此政策驅使下,開始積極進行借調申請,但由於申請借調前,自身已有指導的研究生,所以目前仍每天早上8點至學校指導學生論文,總不能借調之後就完全不理會。」又說:「未借調前一學年的授課內容大概只需教導3~4門課程,而借調之後一學年仍要教導2門課程,因此不但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在處理公司發展事務上,更要挪出時間來指導先前的研究生,且不能領取任何薪水(留職停薪),所以教授借調是需要付出更多心力的。」可是,不論會承受多大的辛苦,仍毅然決然於2002年8月正式向校方申請以留職停薪方式借調至產業界,就是為了讓威播公司能夠早日步上正軌。

如今公司已經較能步入正軌,仔細思索主要原因,黃能富謙虛表示:「不認為自己是businessman,卻比較像精神領袖的角色,因為本身仍以技術背景來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其他管理、溝通和業務等層面實非自身專長。」所以在經營公司時,黃能富非常強調團隊的分工合作,會完全授權給專責的員工,而這一切做為也都是為了公司長遠發展。黃能富就再三強調,現在心境是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除了照顧自身家庭,尚要包括90個員工家庭和一大堆股東,雖然每天從早上5點開始工作,可是仍覺得時間不夠用,唯一目標就是要如何盡好此一重大責任。

「創新」觀點決定一切

黃能富強調,由於自身的個性喜歡「創新」,因此通常不是創造答案,而是要創造題目,所以對於改良式論文題目是完全沒興趣的,且向來不做別人做過的,因為這些題目充其量也只能做的比其他人好一點。之後到了產業界發覺更多問題,這是學術界看不到的,也才知道產業界是多麼海闊天空、有深度的,此種體會對研發產品趨向也產生決定性影響,更是公司產品能夠受到市場矚目的重要原因。 此一「創新」觀點更深深影響自身將產業界累積經驗傳遞給學生的不同體驗,這也是借調到產業界最終要完成的任務,就是要帶給學生全新資安實務觀念,如流量控制、防毒、垃圾郵件、IM、P2P等,只要讓學生們感興趣就能幫其打開資安領域的這一扇大門。此外,由於同時身在產業界與學術界,較能了解現在的學生缺少什麼?如一般學生較缺乏應用思考層面,將這些不同的應用觀點傳授給學生就能夠創造更大的研究空間,一旦研究有了成果又可將其帶進產業開發,所以可說是非常好的互動。當然,整個國家的競爭力並非單靠一人之力就能完成,需藉由眾人之力來加速創造,如此台灣品牌必能逐步建立國際形象。

後記

面對如何在學校、公司和家庭取得平衡的多重責任壓力中,黃能富卻能一一克服難題,兼顧學校、家庭,並將公司帶進嶄新境地,相信這其中必定付出許多心力,而這也正是眾多企業在面臨發展課題時可以作為借鏡與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