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4_PaloAlto/
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4_PaloAlto/

觀點

2008資安標竿:教育界-因時制宜的安全

2009 / 07 / 08
GENE SPAFFORD 譯 ■ Jenny
2008資安標竿:教育界-因時制宜的安全
在各種不同的IT系統中使用相同的安全等級是荒謬的,可是卻仍時常在教育界發生。

 
 根據我觀察電腦世界近20年的歷史,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一些看法。50年前,IBM推出了第一個全電晶體電腦(7000 series)。當時電晶體大概一片美金6元,而且大約每個位元組的儲存代價是美金10分。(以上2個價格都是以現在美元估算)。

  儘管硬體、作業系統、資料庫、程式語言以及各式其他的因素,與50年前相比都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但現在整體的資訊安全卻比1960年代還要糟糕。我們依然受困在數十年前的老問題,各種系統被建立時還是存在本質上的弱點,甚至我們現在每個星期都在網路上遺失越來越多的資料。

  為什麼資安進展會失敗?部分原因是我們過去都專注於每件事務的新進展,讓每個系統都能執行所有任務,卻不了解針對不同應用系統應有不同的安全需求等級;反而人們總是在尋找統一的作業系統、硬體架構、程式語言以及一切事務。表面上,這樣的統一可以降低購買、訓練以及維護成本,但是卻缺乏對風險以及作業需求的考量。對於其他領域的科技來說,這種使用統一的態度是非常荒謬的,IT中還是保持要統一的想法,相當令人費解。

  為什麼我們沒有了解到,在家用來存放Aunt Bee餡餅配方的商用平台,並不適合用來進行武器控制、健保記錄管理、即時效能管理、財務交易的儲存?試著要在單一系統中支援所有的事,最後的結果就是在極為複雜的硬體晶片組上,執行龐大不易使用的軟體,而且還需要使用許多額外套件來解決因為這個複雜性所帶來的其他問題。

  這樣的狀況除非我們或者整個社會開始在我們IT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創造良好的安全與品質才得以改善。我們必須設計各種系統來滿足每一種特定的組態結構,而不是持續不斷的修補一般系統來阻止每一個新威脅。防火牆、入侵偵測系統、防毒軟體、DLP以及虛擬主機這些「必備」的產品被使用,都是因為我們使用了無法信任的系統,因此我們才會持續發現各種痛苦的問題。

  更好的方式是針對每一個環境來決定我們真正應該支援的功能,建立各個系統以滿足最小的特定規格,並且確定這些系統不會被超過限制的使用,也就是建立白名單。這也是一種技巧,對每一個即將發生的工作使用正確的工具組,而不能因為我們手上只有鐵鎚就將所有的問題都一致看待。作為一位大學教師,我看見過去的知識和未來的研究進行結合,以讓我們擁有更安全的系統。前提是有足夠的IT人員認同「便宜」不等於「最好」,而且我們也應該努力去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