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入資安人
若您還不是會員,請點選下方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加入資安人會員
登入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資安人粉絲團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合作詢問
隱私權政策
香港商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台灣傳媒分公司
110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
886-2-8729-1099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登入
登入
訂閱電子報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觀點
您現在位置 : 首頁 >
觀點
公私不能不分 當心網路間諜盯上重要人物
2011 / 03 / 08
吳依恂
研究機構Ovum指出,由於企業未能認真地看待網路間諜(cyber espionage)的威脅,所有許多企業為阻擋攻擊而做的準備並不足夠。
網路犯罪者的目標已經從單純的竊取銀行帳號、信用卡資訊,開始升級並且轉型到鎖定企業經營計畫和特定的訊息。此研究報告的作者暨Ovum首席分析師Graham Titterington表示,「他們想要有價值的資訊,例如產品和技術藍圖,客戶資料或任何可以使受害者尷尬窘迫或不利的資訊。」
一旦網路罪犯鎖定企業裡的重要人物之後,就會開始進行調查,發現對方慣用的上網模式後,就會透過網路釣魚的方式,從電子郵件或是社群網站等,傳送帶有惡意程式的聯結,或是騙取對方下載感染電腦的軟體。
負責多家金融機構的系統服務顧問說,最近看到很多的攻擊型態多是這樣,尤其是大型的銀行資訊人員,很容易成為被鎖定目標的高風險群,私人的帳號、密碼比起公司的帳號、密碼更容易被突破,個人與企業之間的界線,越來越不分明。
Titterington對此做出評論,他認為私人的電腦網路以及那些重要人物的私生活,可能會洩露出密碼或機密,甚至是被勒索威脅,變成企業安全防線最脆弱的一環。他的研究報告警告,擁有大量資料的企業應當想辦法減少資料量,大量資料不僅難以管理,也因為每複製跟儲存一份,就是多一份風險,讓網路間諜有更多機會可趁。他建議企業可以盡量共用基礎設施跟服務,避免人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副本」。
除了要防範網路間諜以外,就是要針對有權限的使用者應該進行監督跟審查,並且對存放在第三方的資料進行風險分析,當然,對於現今最熱門的行動裝置與卸除式媒體更要小心管控。
個資法
存取控制
資料分級
帳號
密碼
系統登入
Access Control
銀行
Ovum
cyber espionage
網路間諜
金融機構
最新活動
2025.05.23
2025 雲端資安趨勢論壇
2025.05.09
商丞科技『Superna Cyberstorage 資訊安全儲存設備軟體』 與 『Silverfort 身分安全平台』網路研討會
2025.05.14
OpenText+精誠資訊【AI x DevOps打造高效敏捷團隊,提升軟體交付速度!|成功企業案例分享】
2025.05.14
資訊作業系統委外與AI安全性資安管理課程
2025.05.16
資安媒合交流系列活動
看更多活動
大家都在看
SAP NetWeaver關鍵漏洞遭駭客利用植入惡意網頁命令執行介面
中國駭客組織利用 IPv6 SLAAC 執行中間人攻擊
SSL.com 驗證漏洞:攻擊者可輕易取得重要網域憑證
SonicWall SMA 裝置遭攻擊,多個資安漏洞被利用
報告:台灣居25年第一季亞太地區網攻次數之首
資安人科技網
文章推薦
RolandSkimmer透過瀏覽器惡意擴充功能 竊取信用卡號
德知士資訊推出旗艦資安解決方案「零知量鎖」
思科推出AI 供應鏈風險管理安全控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