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入資安人
若您還不是會員,請點選下方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加入資安人會員
登入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資安人粉絲團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合作詢問
隱私權政策
香港商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台灣傳媒分公司
110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
886-2-8729-1099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登入
登入
訂閱電子報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觀點
您現在位置 : 首頁 >
觀點
解決密碼安全性不足 FIDO挑戰身分認證的未來
2014 / 06 / 06
花俊傑
在過去,如果想要購買日常用品,大概都需要走進實體店面,依照商品的價格,支付了等值的現金鈔票之後,才算是銀貨兩訖完成交易。但隨著塑膠貨幣如信用卡的出現,人們生活的交易習慣也突然改變,因為信用卡交易的好處是除了可以免除攜帶大量現鈔的不便,更可以避免現金遺失的風險。
從1980年代開始,電子貨幣也廣泛地受到矚目與運用,包括同樣以卡片形式存在的儲值卡和智慧卡,還有看不見的電子錢包和電子現金。在90年代之後,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興起,讓線上交易變得更加地簡單,即使您人在家中坐,仍可隨心所欲的購買商品,然後要求送貨到指定的地點。
無論是塑膠和電子貨幣,這些都和個人的身分信用息息相關,尤其是在看不見也可能在任何地點的網路另一端,如何確認登入系統和完成付款的人,就是如其表示的真實身分使用者,成為了所有業者的一大挑戰。
身分認證的基本做法
關於如何識別身分,事實上並不困難,重點在於如何預防身分的偽冒,並且讓使用者能夠方便進行,目前,在資訊系統的身分認證方面,不外乎有以下三種方式。
1. 你知(Something you know):這是最普遍也是幾乎所有系統都能使用的基本認證方式,透過使用者知道的帳號和密碼,經系統核對用戶資料庫之後,就能夠確認其身分是否合法,但是如果使用者設定的密碼過於簡單,或是經常使用同一組密碼來登入所有的網站,很容易就會遭到有心人士的破解。
2. 你有(Something you have):這是可以透過使用者所持有的某項獨一無二的物品,進而確認其身分,最常見的像是身分證、提款卡、駕駛執照等,皆可當作使用者合法身分的憑據。
3. 你是(Something you are):這是利用使用者本身所具有的生物特徴,例如指紋、視網膜、臉型及聲音等,就可以辦識其真實身分,也不用像以上兩者一樣,擔心會忘記了密碼,或是忘了攜帶特定的物品,導致無法證明自己就是合法使用者。
基本上,上述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當作身分識別之用,但是如果同時採用了兩種以上,其安全強度都會比使用單一方式來得更強,這也就是目前所謂的雙因素驗證方式。但美中不足的是只要其中之一採用了密碼,就有可能因為密碼強度不夠,而遭到破解或盜用。另外,再加上雙因素認證通常只支援特定的服務平台,如果使用者同時採用了多家網路和線上服務,可能就需要分別購買不同的憑證、OTP Token等硬體,造成使用與保管上的困擾。
什麼是FIDO聯盟
為了解決在線上服務方面,因為使用密碼而導致的安全風險,在前任PayPal安全主管Michael Barrett的主導之下,FIDO(Fast Identity Online)聯盟於2012年7月成立了,它的主要任務是為了解決現今單靠用戶帳號和密碼,在身分認證方面安全不足的問題,希望能夠改變目前線上身份認證的方式,提供線上交易更簡單、更安全且可互通的身份認證機制,讓使用者有朝一日能夠忘記需要使用密碼這件事。
FIDO聯盟提供了開放標準的身份認證機制(FIDO specifications),定義了可用來進行使用者身分認證的共通介面,可以使用像是指紋等生物特徵、PIN碼,以及USB 和NFC等裝置,以強化線上服務和個人資料的安全。FIDO目前的成員包括了Google、聯想、微軟、三星、MasterCard、VISA、PayPal、NXP、CA、RSA等。
在技術方面,FIDO採用了公開金鑰的加密方式,區分為兩種主要運用的認證協定,以滿足不同服務和使用者的需求。第一種稱之為「通用認證框架(Universal Authentication Framework;UAF)」協定,可以啓用在支援FIDO的伺服器和網站,當使用者完成註冊之後,就可以選擇在本地端完成的身分認證,使用像是指紋、臉孔、聲音及PIN碼等方式來完成身分認證並登入網站。
第二種則是「通用第二因素(Universal Second Factor;U2F)協定」,透過支援的網路服務供應商、瀏覽器及作業系統,可以讓網站使用較短的密碼(4位數),並使用像是可觸控的USB裝置、支持NFC功能的智慧型手機,作為第二項用來進行身分認證的工具,藉此確認使用者的真實身分,這也是目前Google大力支持的身分認證方式。
FIDO的實務應用
FIDO所採用的是標準的協定,不需要特定的軟體或私有的程式介面才能夠運作,這種做法可以降低網站業者的營運成本,並且能夠以一組裝置,即可適用於所有支援FIDO的網站和線上服務。
目前,基於FIDO的標準,Google已和恩智浦(NXP)展開了NFC安全晶片結合密碼的技術合作案,而三星最新的智慧型手機Galaxy S5所搭載的指紋辨識功能,已率先支援了FIDO的應用,可以直接用來作為PayPal的線上支付,也是市場上已經銷售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實現了手機上只要利用指紋感測器,就可以用來做為線上服務的身分認證之用。
此外,Yubico所提供支援U2F的USB裝置,也可以提供一般大眾作為網站服務的身分認證之用,透過不需要額外安全驅動程式的USB介面,在插入電腦並輕輕觸碰之後,就可以協助使用者完成身分認證。而對於行動裝置的使用者來說,也只要透過支援NFC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在互相接近感應之後,即可快速完成身分認證。
FIDO的未來發展
在2013年,由Google安全副總裁Eric Grosse與工程師Mayank Upadhyay所完成的研究報告指出,使用傳統的密碼和簡單可移轉的cookie,已經無法妥善保護使用者的安全,因此他們希望透過小型單一的USB裝置,取代密碼的輸入來作為使用網站服務的身分認證之用。
FIDO的目標是想要解決目前使用者需要記憶太多的密碼,尤其是許多人會使用同一組密碼走天下,也就產生了安全上的弱點,容易受到惡意人士所盜用。而FIDO的優勢更在於不需要送出用來認證使用者身分的密碼,它所用來作為身分認證的資訊,都是由使用者持有的小裝置來進行運算加密後,傳送給登入的網站伺服器,換句話說,也就不需要將身分資訊提供給網站經營者,降低了外洩的風險。
不過,目前FIDO面臨的問題是可支援的線上服務還不普及,如何讓更多用戶端設備支援,讓使用者能夠更易於使用,將是未來努力的目標。另外,基礎設施的不夠完整也是需要克服的問題,依據FIDO的要求,所有獲得FIDO認可的設備(FIDO-ready),都必須經過一連串的測試,符合了UAF或U2F的規範之後才能通過,可惜目前仍只有少數的產品已獲得認可,如果未來有更多的行動裝置能夠支援,勢必將會掀起另一片應用熱潮。
FIDO
最新活動
2025.10.15
2025 金融資安發展論壇
2025.09.18
「密碼規範越嚴,反而更危險?」從稽核角度解讀帳號管理誤區與最佳實務
2025.09.23
漢昕科技X線上資安黑白講【零信任資安防線|FortiSIEM×FortiDLP打造全方位監控與資料防護】2025/9/23開講!
2025.09.24
資安攻防演練
2025.09.24
產品資安論壇:共築產品資安責任鏈
2025.09.25
面對勒索病毒威脅,資料遺失怎麼辦?3 招讓備份真的能用
2025.10.09
從駭客視角看社交工程:沒有演練,勒索病毒代價有多高?
2025.10.13
關鍵基礎設施-電力系統資安系列課程I(沙崙 X 成大太陽能系統)
2025.10.14
關鍵基礎設施-電力系統資安系列課程II(沙崙 X 成大饋線自動化系統)
2025.10.27
關鍵基礎設施-電力系統資安系列課程III(沙崙 X 成大 電驛系統)
2025.10.31
【雲端安全入門】CCSK 雲端安全知識證照培訓班
看更多活動
大家都在看
中國支持的新APT組織GhostRedirector,入侵全球Windows伺服器
資安院發布「資安週報」 數據驅動台灣資安治理新模式
Microsoft 推出 2025年9月 Patch Tuesday 每月例行更新修補包
AI驅動的惡意軟體攻擊「s1ngularity」已入侵2180個GitHub帳戶
中國駭客組織「鹽颱風」及UNC4841關聯的45個新惡意網域被揭露
資安人科技網
文章推薦
SonicWall 遭暴力破解攻擊 防火牆組態檔案外洩 籲用戶立即重設憑證
「資安雙認證」正夯!安永揭密SOC 2與ISO 27001企業必備資安評估標準
Palo Alto Networks 推出 Prisma Browser 防護高隱匿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