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入資安人
若您還不是會員,請點選下方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加入資安人會員
登入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資安人粉絲團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合作詢問
隱私權政策
香港商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台灣傳媒分公司
110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
886-2-8729-1099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登入
登入
訂閱電子報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觀點
您現在位置 : 首頁 >
觀點
疫情警戒攀升,企業異地辦公與資安部署準備好了嗎?
2021 / 05 / 18
編輯部
近日國內疫情急遽攀升,不少企業陸續啟動異地辦公與分流上班;然而去年台灣疫情有驚無險,企業異地辦公的應變力及生產力如何?是否已經準備好了?互動資通旗下私有雲溝通協作品牌team+觀察到去年疫情以來有三大轉變:
【轉變一、疫情催生各產業加快數位轉型腳步】
互動資通觀察所有合作客戶發現,去年因疫情加速數位轉型腳步的企業高達70%,遠距辦公的即時溝通、視訊會議,甚至員工接觸史的調查回報機制,也都運用在企業內部的防疫作戰上。除了提升營運效能、優化管理流程及加速數位化,不少大型企業更將資安防禦與產業專屬的客製需求一併納入規劃。舉例而言,中大型企業的IT投資,從原本的系統建置,轉移到串接原有數位系統、讓員工更有效能的溝通協作,某大型半導體客戶直言,導入team+ 3個月,營運效能提升了20%。
此外,從導入team+的客戶產業別來看,以高科技製造業居首,醫療院所、金融機構與零售服務業也名列前四大產業。醫療院所受疫情影響首當其衝,紛紛導入數位化與行動化提升醫護效能;高資安著稱的多家大型金控也啟動導入。值得關注的是,政府單位也加入這波數位轉型行列,就連中小企業也開始花錢投資來提升行動協作溝通效能,包括營造業、連鎖診所、餐飲業等。
【轉變二、行動辦公帶動高效能即時溝通協作需求大增】
疫情改變全球工作型態,為降低面對面的接觸,零接觸的行動辦公成趨勢,進而帶動高效能即時溝通協作需求。由於行動辦公打破空間與時間限制,運用跨裝置的優勢,讓混合式辦公更加彈性多元。但行動辦公不只是人與人的溝通,還包括系統與人的溝通,要能將即時訊息、視訊會議、網路電話與系統緊密整合。如何更有效能的溝通協作,成為行動辦公的首要挑戰。
此項轉變與team+客戶需求不謀而合,前三大需求分別為行動溝通、視訊會議及API介接第三方系統。以某跨國製造業客戶為例,其事業體涵蓋台灣、大陸及越南,由於各地政府的防疫政策不同,去年疫情一開始,即透過team+進行即時公告布達等相關防疫管理,像每日量體溫,同仁就會利用team+在上班前自行回報外,工廠也會將每日疫情相關資料整理與匯出,讓每個事業體都能因地制宜的彈性控管。
【轉變三、異地辦公迫使企業提高資安層級】
由於居家與分流異地辦公,迫使企業提高資安層級,除了內部溝通的訊息內容與視訊會議的加密保護外,更需強化員工在檔案資料的傳遞與存取上的安全性,team+私有雲的地端架構,資料存放在客戶自行管理的伺服器中,更為安全,是企業決定採用的重要因素。
互動資通指出,透過居家與分流異地辦公,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疫情帶來的衝擊。這些已經超前部署並藉由科技建立行動辦公能力的企業,將有更好的應變力及生產力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疫情挑戰。
互動資通
異地辦公
雲端
team+
最新活動
2025.11.12
2025上市櫃高科技製造業資安論壇
2025.11.14
2026必須關注的資安大趨勢
2025.12.03
2025台灣資安通報應變年會
2025.11.13
資料外洩風險解析:揭露企業最脆弱的三大短板與高效修補方案
2025.11.13
11.13 韌性企業實戰:用CDM與資安地圖串起產業生態
2025.11.15
2025 資安社群嘉年華
2025.11.20
從系統停擺危機到營運韌性:三道防線,讓你的系統不怕被勒索
2025.11.26
漢昕科技X線上資安黑白講【零信任X特權防護|掌握身份控管關鍵,讓駭客無從下手!】2025/11/26開講
2025.12.11
12/11-12/12【軟體開發安全意識與 .NET/Java 安全程式開發課程】兩日集訓班
看更多活動
大家都在看
美國CISA 警告:Linux 內核高危險漏洞遭勒索軟體集團攻擊利用
微軟強化檔案總管安全性 封鎖網路下載檔案預覽功能
新寄生攻擊手法!利用Windows原生AI堆疊隱藏惡意軟體
美國 CISA 與 NSA 聯合發布 Exchange Server 安全防護指引
Eclipse基金會撤銷外洩的Open VSX權杖,強化擴充套件供應鏈安全
資安人科技網
文章推薦
Cisco 一週內修補三大產品漏洞 UCCX、ISE 與防火牆攻擊變種威脅升級
中國駭客鎖定思科ASA防火牆,澳洲警告BadCandy惡意軟體持續感染未修補設備
Google Cloud 發布《2026 網路安全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