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入資安人
若您還不是會員,請點選下方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加入資安人會員
登入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資安人粉絲團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合作詢問
隱私權政策
香港商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台灣傳媒分公司
110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
886-2-8729-1099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登入
登入
訂閱電子報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觀點
您現在位置 : 首頁 >
觀點
制度要好人更重要!
2004 / 09 / 07
魯智深
很多人不敢想像,個人資料可以如此輕易被取得,依據報上的記載,有銀行、電信業者等十餘家公民營企業,一共一千八百萬筆個人資料流進了詐騙集團的口袋中,再以低廉的價格販賣給不法份子。一時之間,民意代表、主管機關或是各種稽核單位,又開始抱持者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漏掉一萬的心態。
委外單位要查,因為他們最容易接觸到客戶資料而且不會被約束管制。資訊單位,那更是跑不掉,因為資訊單位是整批資料外洩最佳的場所,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可能及推論都相繼出現。於是有人說,為了防止程式人員能夠輕易得取得資料,因為他們最了解程式的架構,所以連機房都不可以進入,這樣就可以避免程式人員利用程式取得資料。同業間也流傳著一個笑話,某家公司為了達到雙重控管(Dual Control)的目的,現在所有的作業,包括領用磁帶等,都要兩個人同時到場,彼此互相監督,並且都要簽名存檔同時記錄作業時間,以便留下稽核軌跡。然而這樣的做法,真的能杜絕資料外洩的事件不再發生嗎?
狹義的資訊,當然僅包括所使用的電腦及相關設備,但電腦是「資訊」的全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就廣義的資訊而言,包括各種的書面資料、影像的紀錄,甚至口語的傳播,都是資訊的來源。而需要保護的資訊,除了一般強調資訊的使用外,從資訊的產生、傳遞、儲存到銷毀,每一個過程都是需要被保護的。舉個簡單的例子說,去年某政府機關提供民眾使用的影印機,使用的回收紙張背面竟然包含內部評鑑之機密文件!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於是我們看到有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將公司競標的底價當作是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我們也看到信用卡核卡退件資料被人發現在廢棄物清理場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事件,卻都造成資訊安全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然而不論再好的制度,其實最終都脫離不了人的因素,許多資訊安全的課程,都有一張類似的投影片,那就是如果給你一百萬美金,去破解一套最複雜的電腦系統,你會如何利用這一筆錢來進行這項工作?答案是利用那筆錢,去買通電腦系統負責人。於是我們看到離職員工,透過之前留下的帳號,利用撥接的方式,登入公司的電腦系統,試圖修改公司程式以便報復。我們也看到資訊部門主管,直接將所購買的ERP系統,以系統備份的名義,將整個磁碟機備份然後以低價的方式轉賣給競爭對手。霸菱銀行的李森案、轟動一時的國票案,不論當初的動機與手法為何,所有安全事件,歸咎到後來都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定都有人的因素,不論設計再好的作業流程,再嚴格的控管,只要沒有把人納入考量的範圍,那仍然有許多需要調整的空間。
一家企業的高階主管說,現在最流行的安全管理理論,就是把員工全部都當成賊看,想盡辦法不要讓他偷到東西。也許只是玩笑話一句,但也點出資訊安全中,人的重要性。每一個制度的設計,不要忘了有人的存在,在每一個細節之所在,都能詳加考量,並且能落實的實施,那就是資訊安全最好的保證。
最新活動
2025.10.15
2025 金融資安發展論壇
2025.09.18
「密碼規範越嚴,反而更危險?」從稽核角度解讀帳號管理誤區與最佳實務
2025.09.23
漢昕科技X線上資安黑白講【零信任資安防線|FortiSIEM×FortiDLP打造全方位監控與資料防護】2025/9/23開講!
2025.09.24
資安攻防演練
2025.09.24
產品資安論壇:共築產品資安責任鏈
2025.09.25
面對勒索病毒威脅,資料遺失怎麼辦?3 招讓備份真的能用
2025.10.31
【雲端安全入門】CCSK 雲端安全知識證照培訓班
看更多活動
大家都在看
TP-Link路由器爆新零日漏洞,美國CISA警告其他漏洞已遭攻擊利用
資安院發布「資安週報」 數據驅動台灣資安治理新模式
中國支持的新APT組織GhostRedirector,入侵全球Windows伺服器
捷克發布資安警報:國民應關注中國可能竊取資料的風險
AI驅動的惡意軟體攻擊「s1ngularity」已入侵2180個GitHub帳戶
資安人科技網
文章推薦
勒索軟體攻擊前的關鍵示警是遠端存取服務遭濫用
Samsung修補遭零日攻擊利用的重大漏洞CVE-2025-21043
美國 FBI 示警UNC6040和UNC6395駭客組織大規模竊取Salesforce平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