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生產力」與「安全」之抉擇

2009 / 07 / 08
侍家驊
「生產力」與「安全」之抉擇
  前陣子辛樂克颱風來襲,全國16座危橋斷了6座,甚至還斷送了數條寶貴人命,數戶人家飽嚐天人永隔的人倫悲劇。緊接著,薔蜜颱風跟隨著侵台,這次保持了高度警戒的封橋措施,總算平安無事。

  大學時個人主修土木工程,發覺橋樑設計的理念,正好可以作為資安的一個借鏡。橋樑設計受到2個關鍵因素彼此制衡:「安全」與「投入成本」。

  我們當然可以建造一座安全無虞的橋樑,任何洪水都沖不毀。但是,投入的建造成本可能是天價。這時,安全與預算間的衡量,必須取決於可接受的風險有多高。設計之初,我們必須決定以50年的洪水量、100年洪水量、還是200年洪水量,當作橋梁設計的依據。週期越長代表洪水量越大,越重要的橋樑,就必須選越高的洪水量。這時,橋樑高度就要高、車輛從路面上橋的引道就要夠高、夠長、橋墩必須夠穩夠高,設計工作被要求的精密度必須非常高,這代表什麼?投入工程費用就會很高。

  為何要投入較高的工程費?洪水來時,對橋樑最大的危機來自於,洪水絕對不可漫過橋面。只要洪水漫過橋面,橋面就會被沖走,也就是說,這座橋樑報廢了,必須重新設計建造。橋樑損毀可能造成的生命損失還未算進去。

  除了橋樑的洪水問題,台灣地處地震帶上,年年地震不斷。所以任何建築物在設計時,都必須考量地震因素。考量地震強度越高的建物,建造成本也是水漲船高。但是任何面對地震考驗的建築物,勢必被迫要增加成本,以防範地震可能帶來生命財產的可怕損失。

  長時間來,資安費用的投入,一直是個超級任務。負責資安工作的人員,一直要在投資報酬率上找方法、找答案。資安工作除了無法具體增加生產力,也常常被視為違反生產力的必要之惡。

  如果我們在投資報酬率上打轉,當然無法脫離資安是配角的宿命。但是,如果資安是在重要系統的範圍內,我們是不是該以土木工程中對財產生命的重視般,將安全納入設計中,以整體系統長期穩定運作為依歸。

  當然,我們還該建立一個假設:企業主有百年經營的企圖心、政府或企業對個人的尊重、對服務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