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Web 2.0 的儲存挑戰與最佳解

2008 / 02 / 25
編輯部
Web 2.0 的儲存挑戰與最佳解

企業運行新模式-Web2.0
如果你還需要Web 2.0已經攻佔大多數網站的證據,請上 eBay, Facebook及YouTube去看。這些成功的商業經營模式在在都是Web 2,0思維下的產物,高度的協同作業、互動與強烈地吸引廣泛的聽眾、觀眾,以及最核心的內容用戶創造(User-generated content)。

近來,Web 2.0是企業考慮運行的新商業模式,也不單只是企業應用系統建構的成分之一,像是企業內部的訊息溝通、透過Microsoft Sharepoint的wiki,創造一個新的溝通模式與進化的資訊交流分享平台。在許多案例中,其威力甚至擴展到供應鏈與協力廠商。但是,我們要開始考量其產生的大量資料何處放? 包含RSS、Wiki、Blog還有更多的應用,Web 2.0的環境需要一定的儲存容量規畫。

當企業佈署Web 2.0環境,可以透過工具與策略的相輔相成,而創造新的利益,尤其是對營運的正向幫助。但是也必須面對其所帶來明顯的新挑戰,IT部門必須苦思如何佈署、創造出可管理的資訊基礎建設,以迎合其需求。IT經理看到業務面的需求,就要在痛苦的思慮中打轉,如何克服成本、複雜度與多方面的切合業務目標。
現有的 IT環境,並非是為Web 2.0而設計,然而要在一定的成本下提供Web 2.0的應用系統是辦不到的。這邊提供幾個過來人的經驗,教您如何克服Web 2.0的新挑戰與未來的壓力源:

可快速擴充的儲存與存取架構:
使用者所產生的內容資訊,通常是像垃圾般的越積越多,也就是會無止境地成長,看看YouTube就知道他的可怕。當未來高畫質的影片檔普及之後,從零到 PB(PetaByte)只要個把月,您相信嗎? 同時,數以千計的用戶會同時存取這些資源,產生了難解的新IT不等式,等你來解!


舊資料需要整理(不要再存了就忘):
用戶每天會產生新的內容,不論是哪種型態的檔案(產品評析、部落格、音樂或影片),上載之後就幾乎不會再去更動他,也就是變成萬年資料,除非是用戶把她的帳號停用,因此,舊資料需要非常大量的儲存空間來收納。懂了吧!就是要增加儲存容量。


成本:
開始評估儲存需求之後,你可能會下一大跳,好幾PB的容量需求是怎麼出現的。在考量成本的前提之下,要採用高端的儲存系統是非常困難的,參考常見的Web 2.0公司他們買甚麼系統,就會發現他們的儲存空間是大到不行又低廉,然而這表示你需要再採購與營運成本上取得平衡,才有成功的機會。


可靠與可預測的效能:
談到成本的同時不免會提到效能。而Web 2.0的應用系統當然不比華爾街的交易系統,需要如此高的可靠度,但是還是得注意使用者經驗的問題。用戶需要存取之前存放的檔案、影片與圖檔,而且不想等太久! 不然他們就
會呼朋引伴地遷移到其他競爭對手那邊。只要幾秒鐘系統的失效,就會令人感覺挫敗,當然24*7*365是基本的可靠度要求。
近來,我們看到Web 2.0在垂直市場中屢戰屢勝,包含製造業、醫療、零售,當這些專案不斷地被提出時,IT人員必然會受到衝擊。要如何避免呢?就是開始你的建構與採買評估分析吧!

自建或採購?Google的回答是:
自建。而Facebook與MySpace則是直接購買能夠符合其需求的產品方案。Google採取自建說來也合理,它們擁有非常多建構大型平行系統的專家以及支持這個決定的企業文化。然而,自建對於大多數的企業而言是行不通的。評估與建構一個大型的檔案系統可能要耗時一整年與很多資源,如果你認為貴公司有這種天才人物、時間、資源,可以盡量放馬過來。請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能夠在時間內快速地將公司的服務或產品推到市場上嗎? 你就知道該做何選擇了!
再者,Web 2.0的儲存需求與電子郵件系統和資料庫系統大異其趣,Web 2.0面對的是成千上百的用戶,位它們建構一個受歡迎的環境,這些資料可以被永遠存放,並充斥著圖片、音效與影片。如果你選擇向外採購,你該如何著手? 你是否評估過現有的儲存架構能否支持?或者要考慮下一代的儲存架構方案?這系統必須是大量、可擴充、可靠以及擁有可預測的效能。當然,一個讓你覺得舒服的價格是必要的。


二話不說,委外:
在Web 2.0的相關發展中,有一個好玩的發展就是委外。委外服務商提供基礎架構與主機設施,而且還幫助你建構Web 2.0的應用系統。以S3(Amazon''s Simple Storage Server)來說,它們就提供Nirvanix的API介面,幫助業主建構起應用系統、檔案分享、影片與圖檔的轉檔服務,當然這些服務都是剛剛推出沒多久,是很新鮮的Web 2.0供應商。
速度與靈活度,是Web 2.0經濟發展的成功關鍵因素。許多IT經理人已經著手評估、了解這種新的思考模式,以在未來提供成功Web 2.0商業經營基礎建設。這是心態與腦袋的轉變,記住,傳統堆磚塊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Web 2.0的新需求,如果你不做,市場上其他的人還是會持續加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