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報告警告,中國計劃運用先進的遠端感測技術,不僅入侵網路及滲透關鍵基礎設施,更意圖監視美國的民眾與軍事單位。
這項稱為光學雷達(LiDAR)的技術,透過發射雷射脈衝來建立精確的三維環境地圖。根據美國國防民主基金會(一個非營利研究組織)的報告,這項技術藉由測量雷射脈衝返回感測器的時間,能創建更為精確和詳細的空間資料。
光學雷達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民用及軍事領域。這項技術是「北京追求科技主導地位的核心」,並警告中國企業正逐步掌控全球光學雷達市場。
目前,中國製造的感測器作為「關鍵節點」,已大量部署於美國的公共安全、交通及公用事業系統中。
報告指出,中國製造的光學雷達技術已深入滲透美國供應鏈。這不僅帶來間諜活動和破壞行為等重大風險,更可能讓北京有機會存取美國的敏感資料或干擾關鍵營運。這種潛在的濫用風險,與中國過去利用華為通訊技術的模式如出一轍。
而美國國會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今年五月,民主黨眾議員提出法案,禁止國防部採購中國製造的光學雷達技術。同年九月,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主席更進一步提出法案,禁止運輸部採購含有中國製造光學雷達技術的設備。
光學雷達技術在未來自主系統中的關鍵角色,讓它成為當前重大的戰略弱點。該技術不僅能繪製道路地圖,更能標示出基礎設施的脆弱點。若結合中國 Volt Typhoon 資安事件的作戰手法,其潛在的破壞和操控風險令人憂慮。
延伸閱讀:「Volt Typhoon」給關鍵基礎設施相關組織的啟示
此威脅對汽車產業影響尤其嚴重。根據愛沙尼亞外國情報局最新通報,一家中國光學雷達製造商計畫將從愛沙尼亞汽車蒐集的資料傳回中國。這家未具名的中國企業正在愛沙尼亞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用的光學雷達系統,該系統會「掃描當地環境並將資訊傳送回北京」。
一般來說,自動駕駛系統會刪除非必要的收集資料,但這家中國企業卻計劃將所有環境資料傳輸至中國資料庫。此舉引發重大疑慮,因為這些資料可能被中國情報單位用來繪製外國基礎設施地圖、辨識敏感地點,甚至追蹤移動模式。
本文轉載自 TheRe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