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入資安人
若您還不是會員,請點選下方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加入資安人會員
登入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資安人粉絲團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合作詢問
隱私權政策
香港商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台灣傳媒分公司
110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
886-2-8729-1099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登入
登入
訂閱電子報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新聞
您現在位置 : 首頁 >
新聞
資安韌性的三大關鍵支柱
2025 / 05 / 27
編輯部
勒索軟體攻擊往往在瞬間造成嚴重破壞。以美國 Change Healthcare 事件為例,數百萬病患無法取得處方藥物而延誤重要醫療救治,同時外洩超過一億筆病患資料,凸顯了勒索軟體的巨大危害。根據深入分析,年營收超過 1 億美元的醫療機構中,有23%受到連帶影響;而年營收在 2,500 萬到 1 億美元之間的機構,則有 11% 受波及。
2024 年上半年,勒索軟體攻擊所造成的損失大幅上升 68%
,突顯此類攻擊帶來的財務衝擊日益嚴重。為因應現代網路威脅,組織必須採取多層次防護方案:強化加密機制、促進跨域合作,以及運用人工智慧進行主動防禦。
加密技術是構築防護的基石
Change Healthcare 資安事件揭露了一個根本缺陷:分層式安全防護不足。此次攻擊成功的主因在於缺乏多因子驗證(MFA)機制,但僅仰賴 MFA 仍無法完全預防事件發生。由於勒索軟體駭客日益傾向攻擊未加密的系統,加密已成為不可或缺卻常被忽視的防護措施。
2024 年上半年,近 75% 的網路保險理賠案件源自勒索軟體、資金轉帳詐騙(FTF)及企業電子郵件詐騙(BEC)。
值得注意的是,
在所有「其他類型」的網路理賠案件中,未加密系統遭入侵就佔了將近三分之二
,而這個趨勢仍持續至今。
數據清楚顯示:採用強化加密協定的組織能有效降低損失。透過對靜態及傳輸中的敏感資料進行加密,並結合 MFA 與進階威脅偵測,組織可建立完整的分層式資安防護,有效限制攻擊者的影響範圍。目前已有許多企業投資建置強健的加密系統,積極預防資安事件。面對日益精密的攻擊手法,加密已從選項轉變為必要的防護措施。
公私部門合作是強化防護的關鍵
對抗勒索軟體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挑戰,更需要跨領域的系統性整合。透過加強公私部門的協同合作,我們能夠有效提升對抗勒索軟體及其他網路攻擊的防護實力。
近期,各國政府領袖正研議禁止支付勒索軟體贖金的政策。這個看似直接的解決方案,卻低估了駭客集團已發展出多樣化勒索手法的應變能力。雖然整體攻擊次數減少,但每次攻擊造成的損害反而更嚴重,因為威脅行為者轉向精準性攻擊,以獲取更高額的贖金。
然而,全面性的禁付政策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因此,我們應該著重建立主動防禦策略與健全的復原機制,包括加強公私部門的威脅情資共享,並建立更有效的財務復原方案。
惡意勒索持續進化 防禦機制也需與時俱進
隨著遠端網路和雲端技術的普及,網路犯罪集團已轉型為企業化經營模式。
人工智慧不僅是威脅者的工具,更是資安防護的重要助力。透過 AI 驅動的分析強化資料蒐集能力,我們能建立更主動的防禦機制。
以美國財政部為例,在 2024 會計年度運用 AI 偵測詐欺,成功追回超過 40 億美元的不法所得。
資安韌性並非遙不可及,但組織必須果斷採取行動。透過導入強健的加密機制與分層式安全防護、促進公私部門協作,並運用AI驅動的防禦系統,企業方能在不斷演進的威脅環境中保持領先優勢。
本文轉載自DarkReading。
資安韌性
MFA
AI
最新活動
2025.07.18
2025 政府資安高峰論壇
2025.07.24
2025 中部製造業資安論壇
2025.07.17
AI仿真內容滲透日常,如何有效提升員工 系統「辨識力」
2025.07.18
零信任與網路安全架構
2025.07.18
『Silverfort 身份安全平台』與『SecurEnvoy Access Management 存取管理』網路研討會
2025.07.23
照過來👀 2025 ISFP 新創募資實戰系列課程 開跑囉🏃♂️~ 募資不求人!從財務內功到投資攻心術一次掌握~ 趕緊立即報名✌️
2025.09.05
從零開始學IT網路 – 5 天帶你掌握 IT 網路核心、拿下國際認證!
看更多活動
大家都在看
新型勒索軟體「Bert」鎖定醫療與科技業,跨國攻擊威脅升級
Amazon Prime Day購物季成詐騙溫床,逾千個惡意網域瞄準消費者
Linux 基金會推出 Agent2Agent 協定,實現智慧型代理程式間的互通性
企業資安防禦全面革新 AI × SASE × IAM × MDR
駭客濫用PDF冒充微軟、DocuSign等品牌 回撥式釣魚攻擊激增
資安人科技網
文章推薦
報告:製造業身分爆炸時代 九成業者需管控逾2500個有效身分
報告:深偽犯罪門檻降低,地下市場販售完整教學工具包
駭客透過惡意擴充套件 瞄準開發人員發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