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5_Cloudforce/
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5_HighTech/

新聞

AI架構債務來襲:44%台灣企業工作負載將激增 基礎建設準備不足恐成瓶頸

2025 / 10 / 18
編輯部
AI架構債務來襲:44%台灣企業工作負載將激增 基礎建設準備不足恐成瓶頸
思科(Cisco)15日發布第三年度《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首次提出「AI架構債務」(AI Infrastructure Debt)新概念,警示企業因架構投資不足與延後升級決策,正逐步侵蝕人工智慧的長期價值。調查顯示,44%台灣企業預計未來三年工作負載將上升逾30%,但基礎建設準備度嚴重不足,僅28%擁有穩健的圖形處理器(GPU)能力,少於四分之一企業能偵測或防範AI威脅。
此次調查涵蓋全球30個市場、26個行業,訪問逾8000位AI決策者。結果顯示,台灣企業在AI準備度上與全球領先企業存在明顯差距,僅8%受訪企業展現「領導者」(Pacesetters)特質,低於全球平均13%。

AI架構債務:新一代技術債務警訊

思科在本次調查中提出「AI架構債務」概念,將其定義為「技術債務」(Technical Debt)與「數位債務」(Digital Debt)的新一代延伸。企業在轉型進程上的妥協決策、延後升級與架構投資不足,正逐步侵蝕AI的長期價值。

調查顯示,台灣企業面臨的早期警訊已逐漸浮現。44%受訪企業預計未來三年內工作負載將上升逾30%,62%表示難以集中管理數據,僅28%擁有穩健的GPU能力,而少於四分之一的企業能偵測或防範AI威脅。這些警訊反映企業的AI發展願景與營運準備度的實際落差。當支撐AI的系統缺乏安全保障時,架構債務可能進一步加劇風險。

台灣企業準備度明顯落後全球領導者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企業在多項關鍵指標上與全球「領導者」存在顯著差距。在AI發展路線圖方面,幾乎所有全球「領導者」(99%)均有明確規劃,台灣整體企業數字僅為53%。在配套變革管理計畫上,91%全球「領導者」已建立相關機制,台灣整體企業數字僅33%。

投資策略方面的落差更為明顯。79%全球「領導者」將AI視為首要投資重點,台灣整體企業數字僅18%。在短期和長期融資策略方面,96%全球「領導者」已制定完善規劃,台灣整體企業數字為36%。

網路架構準備度方面,71%全球「領導者」表示,他們的網路具備充分靈活度,能隨時擴展以支援任何AI項目,台灣整體企業數字僅1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高達98%「領導者」在打造網路架構時已充分考慮AI的增長、規模與複雜度,而僅有53%台灣企業有同樣規劃。

AI代理系統準備度滯後於發展願景

調查顯示,82%台灣企業計畫部署AI代理(AI Agents),當中近30%預期在一年內實現AI代理與員工協作。然而,對大多數企業而言,AI代理反映出其架構的薄弱。31%受訪台灣企業表示,其網路無法因應日益複雜的需求或數據量擴展,僅11%認為自身網路具備靈活度和適應力。

思科全球總裁兼首席產品總監Jeetu Patel表示:「我們正走出只會問答的聊天機器人時代,邁入人工智慧的下一個重要階段,能夠自主執行任務的AI代理。全球超過80%的企業已將代理式AI解決方案列為優先發展方向,其中三分之二的企業指出,這些系統的表現已達到甚至超越預期目標,反映出AI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

在AI應用實踐方面,62%全球「領導者」已建立成熟且可重複的創新流程,台灣整體企業數字為12%。77%「領導者」已完成相關AI應用場景的規劃部署,台灣整體企業數字為15%。在成效追蹤方面,95%全球「領導者」會持續追蹤其AI投資成效,為平均台灣企業的三倍以上。

安全與風險管理顯著不足

在AI風險管理方面,全球「領導者」展現更高的重視程度。87%全球「領導者」高度關注AI風險,台灣整體企業數字為29%。75%「領導者」已充分具備管理和保護AI代理的能力,台灣整體企業數字為33%。調查強調,當企業面對AI代理這類自主性更高的系統時,安全與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調查結果證明,相較其他類別的企業,「領導者」憑藉系統化策略取得更顯著成果。90%表示在獲利能力、生產力及創新方面均有所提升,台灣整體企業數字僅為66%。在AI代理與AI架構債務這兩大因素重塑企業形勢之際,前瞻視野與穩固基礎可助企業取得實質成果。對台灣企業而言,唯有透過系統化方式平衡策略推動力與AI加速發展所需的數據和架構,才能避免架構債務演變為限制企業發展的高昂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