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入資安人
若您還不是會員,請點選下方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加入資安人會員
登入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資安人粉絲團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合作詢問
隱私權政策
香港商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台灣傳媒分公司
110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
886-2-8729-1099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登入
登入
訂閱電子報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新聞
您現在位置 : 首頁 >
新聞
對嶄新的IT策略說Yes
2009 / 06 / 25
Bob Laliberte 譯 編輯部
跨部門的員工及軟體,會讓你的資料庫變的不同。
今日的商業營運環境面臨有史以來最多的挑戰,市場狀況與主題變動的非常快速,而法規需求已經持續地對IT經營策略發生影響力,對IT的要求更為嚴苛。如果公司有經營資料中心(Data Center),其中複雜的應用系統已經要逐漸由服務為導向的架構(SOA)來取代,Web 2.0也觸發了難以衡量的資料分享與存取管制的安全考量,當然,最恐怖的還是如爆炸般的資料量成長率。
要面對這樣的IT營運挑戰,有甚麼策略是可以完成動態IT基礎架構(dynamic IT infrastructure)的理念,可以對變動的環境做出相對的回應?需求如雪片般地飛來,IT架構要如何能解決問題又可兼顧可用性,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簡單來說,IT是一種策略資源,幫助企業在策略面上領先對手,如果IT對於新挑戰的應變是一個"No Response",那營運所需的服務也會失去競爭力。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IT基礎架構的控制必須是如油價般的浮動,能夠動態地回應各種狀況的改變,只能說"Yes"。IT需要可以處理跟營運相關的任務,來自於基礎架構上需要支援的、即時的、動態的需求。這聽起來有點打高空,但實際上IT的確擔負著確保商業營運的重責大任,而經營的心態也需要改變。
像是備分資料,更重要的還有還原已經遺失的資料,在IT界已經是家常便飯,另外,像是及時隨需供應的儲存空間,也是新興的議題。但是如果儲存或備分團隊無法達到這樣的要求,或者透過使用更聰明的軟體,來減低人工負擔並且符合公司政策,要如何去面對使用者滿滿的需求?
或者管理員使用隨需儲存來測試或開發相關應用系統時,不需透過其他IT人力的介入,聽起來好像有點瘋狂。實際上企業已經開始慢慢開始體認到這種轉變,資料中心轉型為在基礎架構和組織架構的IT供應者,傳統獨立分隔的科技必需要提供更高的彈性及流動性,才能在需求的階段提供資訊分享的互動,要提供未來商業營運的IT能量,需要在資料中心的架構以及日常營運上作破壞性的結構化改變。
像是磁帶備分以及特殊應用系統間的緊密關聯,都必須要被打破,因為這種環境通常會導致非常無效率而且產生大量的伺服器閒置,由不同的事業單位認養IT預算的同時,會讓IT規劃的期間倍增,且在基礎架構的需求上也會有眾多的爭議,因為大家都想獲取權限存取資源。隨需供應與檔案復原似乎是個可以長期發展的軸線。
你還在等什麼?
什麼事情會讓IT長期規劃與建構隨需供應的儲存計劃擱置?當然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過時的資訊基礎及複雜的企業IT架構,養出一隻大怪獸。再者,對於事業單位應用系統的各種需求,必須要有各種IT不同專業的人,對不同的科技進行評估。
隨著時間過去,專業的知識會隨著同仁的離退、換部門而失去,但是要建構新的IT技術及能力需要更多的時間,尤其是他們已經是在工作滿載的狀況下,許多日常的工作是非常耗時及人力密集的作業。在大部份的案例中,要建構一個自動化的隨需處理程序是非常困難及所費不貲的,甚至在整個方案都建構完成後,其程序還是需要有儲存管理者及技術部門人員找時間一步步建立。但是「找時間」這件事基本上就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在現代化企業對於IT的需求火速成長的態勢下,持續的壓力和業務部門的需求重壓在IT部門的員工身上,基本上,他們不只需要面對其它部門的要求,還有部門內的個人主義,也許企業對於IT的支援有足夠的投入,但是在不同領域的擴增及繁衍之下,預算及人力是永遠不夠的。
例如在陳舊的磁帶中獲取資料就是一項非常浪費人力及時間的過程,且這些磁帶可能存放在不同的地點需要被運送回來,然後先退帶再裝帶才有辦法把資料取出。做這些事情對現在的IT人員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但是要花上3個工作天,看到這邊,你心中大概知道有些事情需要被改變,當備分技術已經進步至今,還是需要很多昂貴的硬碟空間以及新的軟體,但這樣能完全解決你的問題嗎?也許你會說線上委外備分可以節省作業費用,但是,這需要企業對於委外儲存公司資訊的膽量與決心。
至今企業仍然對於相關的IT規劃還不能與新科技取得和諧的關係,像是對於用戶電腦與行動辦公的觀念整體的接受度還是不高,一般而言,還是停留在集中管理需求的階段。現在已經有很多軟體可以協助儲存與IT管理的自動化以及隨需供應,可以提供控制與限制,在企業內對於儲存和IT的管理是很花時間的,因此像這一類的軟體可以協助在管理上與變更控制上,尤其是需要昂貴代價的管理成本。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對於IT管理人員在權限與責任上的授與問題,一直是被忽略的項目。想像一下一個IT管理人員從頭包到尾,把公司的資訊安全一把罩,從應用程式、檔案管理、儲存管理甚至是所有的存取權限,未來要簡化這樣的管理程序,在這個場景中,似乎是不可能的。
隨著資料中心成長的越來越複雜,產業界已經開始試圖尋找要如何幫助IT員工,在工作上更有效率,更能夠成為一個團隊。跨功能的小組成員以及軟體是IT部門面對各種挑戰、服務水準時,使商業營運不斷地往前的動力,現在多半分為基礎設施營運與應用系統和網路管理團隊,才足以因應未來的挑戰。
新流程如何建立新的合作關係
軟體的持續發展已經超過原先這一項科技的範疇,同時也使得其他科技應用受惠,包含大型的資料中心環境,透過軟體的自動化管理創造出,可以依照政策為基礎管理的系統,而單單是自動化的功能。透過合理的授權,進行有政策為基礎的自動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增進效率。
舉例來說,線上備份服務可以在資料中心裡面擔任起跨功能的服務,許多服務都會牽涉到用戶端到資料中心之間的檔案轉移傳輸,包含進行自動化的異地備援與加速檔案復原與救援程序。一般而言,這樣必須有儲存部門的人力介入監管整個過程與設定,如果自動化之後,這樣的權責該由誰來擔負對於雖須增加的額外儲存空間管理呢?如果沒有政策作依據,那自動化將會失控。儲存團隊願意將權限交由其他部門來負責嗎?透過應用系統來授權的資料管理,可以讓軟體開發、品管、測試等團隊自行管理其所擁有的虛擬資訊架構與儲存區域,如此可以降低因為權限紛爭而開的會議與角力,當然還有包含被吃掉的時間成本,這些時間將可用來做提升服務水準、降低錯誤、加速IT建設與系統發展。
看來,最大的問題竟然是信任感,各部門間都先站在自己的立場,以更謹慎的角度來做,應該區分出測試環境和控制下的試行(pilot)環境,只有在信任感被建立之後,對於科技的早期接受者就可以讓市場體認到極高的效益。一開始不用玩的太大,你可以在推行到整個企業之前,先做一小部分讓你感到放心,但是千萬不要出錯,建立起先進的IT全能團隊,將專案逐一攻克之後,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接踵而來的機會,讓你去展現IT部門的效益。
IT策略
動態IT基礎架構
備份
最新活動
2025.05.23
2025 雲端資安趨勢論壇
2025.04.30
免費【資安人才培育計畫說明講座】 資安顧問師 與 資安維運工程師 的職能發展與養成
2025.05.14
OpenText+精誠資訊【AI x DevOps打造高效敏捷團隊,提升軟體交付速度!|成功企業案例分享】
2025.05.16
資安媒合交流系列活動
看更多活動
大家都在看
MITRE ATT&CK 發布17.0版,新增 ESXi 攻擊戰術技術與程序
SSL.com 驗證漏洞:攻擊者可輕易取得重要網域憑證
國家級駭客瞄準中小企業 供應鏈成新戰場
新型Android惡意程式 使用NFC中繼攻擊竊取信用卡資料
中國駭客組織 Billbug瞄準東南亞:全新工具發動精密網路間諜戰
資安人科技網
文章推薦
Sophos:「數位殘餘」讓企業暴露於網路邊緣設備攻擊風險中
SAP NetWeaver關鍵漏洞遭駭客利用植入惡意網頁命令執行介面
資安格局重塑:Mandiant 揭露2025年五大關鍵網路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