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隱私保護受重視,包括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 4、微軟IE 9、Safari等瀏覽器,都已提供Do-not-track功能設定,讓使用者可以選擇不被網站追蹤自身瀏覽的習慣與偏好,保護個人隱私。諷刺的是,Google雖然加入網路隱私保護陣營,卻設法繞過Apple瀏覽器Safari上的「不被追蹤」(do-not-track)機制,蒐集iPhone、iPads、iPods和Mac電腦用戶的使用行為。
日前,史丹佛研究生Jonathan Mayer發現,Google與其他三家公司Media Innovation Group、Vibrant Media以及Gannett PointRoll,使用特殊程式碼繞過Apple瀏覽器Safari上的do-not-track機制,以獲得Safari瀏覽器用戶的使用資訊。
對此,Google解釋,他們並不是刻意安裝追蹤cookie,而是為了方便使用者將內容分享到Google Plus上,因此在Safari瀏覽器和Google伺服器間建立暫時的連結,確認Safari使用者是否曾經登入Google和選擇使用這種個人化服務。目前Google也移除了此追蹤cookie。
競爭對手微軟抨擊Google刻意侵犯Safari使用者的隱私,美國國會議員對此表示高度關切,並要求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展開調查,確認Google是否違反隱私規範。一旦被認定違反隱私政策,Google將被處以罰款,罰款金額以每次、每天1.6萬美元計算。
Google繼日前發布新隱私政策,引來使用者反彈,質疑其目的是要提昇廣告收益,如今又私下蒐集Apple Safari瀏覽器使用行為,種種行為顯示,其在網路隱私保護的不足。如今,do-not-track正逐漸走向標準化,2011年底,全球資訊網協會(W3C,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將此機制納入網路用戶隱私保護的草案,建立使用者「不被追蹤」(do-not-track)的標準規範,網路業者應正視使用者聲音,不要只顧慮其對廣告或流量分析的衝擊,確實保護使用者的網路隱私。
資安人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