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入資安人
若您還不是會員,請點選下方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加入資安人會員
登入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資安人粉絲團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合作詢問
隱私權政策
香港商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台灣傳媒分公司
110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
886-2-8729-1099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訂閱電子報
登入
登入
訂閱電子報
新聞
觀點
專題
解決方案
活動
觀點
您現在位置 : 首頁 >
觀點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下)
2006 / 11 / 08
劉榮太
1998年春天,Thomas H. Ptacek 和 Timothy N.Newsham發表了Insertion, Evasion, and Denial of Service: Eluding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這篇文章,裡頭詳述了怎麼利用不同作業系統間TCP/IP堆疊的實作差異,達到愚弄IDS的目的。作者實測當時火紅的四款IDS,結果沒有一家IDS能夠成功的通過測試。因為當時的IDS主要還是對每個封包單純的作字串比對,就算有IP Fragment重組的機制,但也不會考慮到當Fragment重疊的時候,不同的作業系統對新舊Fragment的取捨。以Snort來說,第四層TCP Segment的重組(Reassembly)也是直到2001年才有的功能。
而且就算能處理TCP Segment Reassembly,對於不同系統之間對新舊Segment的取捨(Favour-Old, Favour-New, 如圖1)也要處理得好,在當時來說還算是高超的技巧。所以在NSS 2001年的IDS Group Test中,仍然有IDS沒有辦法應付經由Fragroute這支程式所精心切割的封包。.....
最新活動
2025.04.23
漢昕科技X線上資安黑白講【暗網攻擊視角:駭客如何入侵你的企業郵件?】2025/4/23全面展開!
2025.04.25
線上研討會 : 有效管控企業資安&營業秘密風險
2025.05.14
OpenText+精誠資訊【AI x DevOps打造高效敏捷團隊,提升軟體交付速度!|成功企業案例分享】
2025.05.16
資安媒合交流系列活動
看更多活動
大家都在看
外媒看CrazyHunter勒索團體手法,關注防範開源工具攻擊
資安署25年3月資安月報:入侵攻擊持續居首 Line偽冒網站威脅增加
AI時代的資安攻防:趨勢科技揭「網路犯罪即代理」趨勢
Google Cloud:2025 年資安管理者的五大關注重點
報告:網路邊緣設備成為中小企業資安攻擊的主要入口
資安人科技網
文章推薦
區塊鏈雖提供資安優勢,但密碼管理仍不可輕忽
「ELUSIVE COMET」駭客組織濫用 Zoom遠端控制進行社交工程攻擊
中國APT組織 Mustang Panda推出四款全新攻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