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4_PaloAlto/
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Seminar/2024_PaloAlto/

觀點

爆炸e世代 「Are You Ready?」

2012 / 11 / 27
王婷儀
爆炸e世代 「Are You Ready?」

E化時代,資訊取得方便又快速,內容品質相對良莠不齊,如何去蕪存菁、收集、分類、閱讀、再整合,成為學生目前學習善用資訊的一門必修課程。

『資訊素養與倫理』台北市教育局要在這學期開始推行資訊八股教學?」當你在教育版面注意到這則新聞時,心裡是不是也對這樣課程掛著大大的問號,尤其高中生從這學期開始不再面對嚴格的服裝儀容規範,正從漸漸鬆綁的規範中嘗試展現自我時,青春又叛逆的高中生聽得進去「素養」與「倫理」?

拋開心中的疑問和偏見,翻閱這本書,從內容到編排樣樣令人驚艷,內文邏輯不但清晰明確,文字使用更是平易近人,輔以圖片、表格及案例,不但沒有閱讀教科書沉重的壓力,甚至對這樣實用的資訊常識受用不已。資訊氾濫的時代,每天面臨排山倒海的訊息,使用者往往過度自信地認為已經具備掌握資訊的能力,事實真是如此嗎?這本書編撰的目的其實並不在發揚資訊時代下的儒家思想,最主要的功能在協助學生與老師,一同審視自己究竟有幾成掌控資訊的基本功力。

資訊融入教育 老師、學生定位變變變

台北市教育局在民國87年就開始推動「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育」政策,並明訂資訊教育白皮書,其計畫共撥出27億經費在資訊軟、硬體的建置上,這些手提電腦、投影機設備的添購,不但有助於老師以更多元、活潑地教學引導學生汲取知識,更深一層的意涵在老師與學生角色的轉換。

過去,老師得一肩扛起全班學習的重責,尤其指導的班級不會只有一班,要面面俱到照顧每一位學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尤其資訊發達,學生學習的管道更為多元,老師已經不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唯一管道,藉由器材的輔助,老師的定位應該在協助學生如何探索新知,學生則透過老師的帶領,明白如何識讀有用的訊息,學會挖掘更深一層的知識,甚至,利用更多管道探求趨近事實的真理。老師的知識是有限的,學生學習的潛能是無限的,學生將由過去被動學習的心態,成為今日教室的中心,師生彼此地相互刺激有利達到教學相長的理想。

從零到一 「第一本」的終極挑戰

基於培養學生使用資訊的基本功,加上網路一套較具雛形的文化漸漸成形,少輔會在49次會議中決議,向台北市教育局建言,學校應該培養學生資訊倫理觀念,在道德的基礎下善用網路資訊。他們認為應該為老師及學生編篡這樣的書籍,對於這樣的概念,教育局樂於與少輔會共同籌備相關事宜,書籍的定位正恰如台北市市長馬英九形容-「虛擬實境的使用手冊與遊戲規則」。

這項專案最後落到中山女高教務主任陳偉泓(今轉任麗山高中校長)身上,陳偉泓過去專精在物理教學,基於興趣開始接觸資訊科技,並於民國77年教授相關的課程。即使對資訊一點都不陌生,在書籍的編撰上,首先面臨的問題就在「資訊素養」、「資訊倫理」的定義,編輯們至少召開了十次會議,才達成文字的最終共識。身負第一本的使命與責任,如何勾勒出清晰的線條,並且以輕鬆易讀的呈現方式拉近和新世代的距離,是他們接下來要突破的終極挑戰。為此,這些從來沒有上過正規資訊教育訓練的老師們,從零到一,大概花了半年的時間蒐集資料、經討論並內化為編輯知識的一部份後,才開始內文工程。

編撰內文的老師們本身就不是科班出身,在文字及內文架構上,避免陷入「使用一般人難以親近的資訊邏輯和語言與讀者對話」的困境,對資訊教育的第一步來說,「走對了,下一步離成功也不會太遠」。稍用心閱讀,不難發現每個單元分為五個明確的層次;一開始,活潑輕鬆的故事帶入概念、在下一階段做出明確定義、第三階段提供老師與學生討論的互動空間,老師與學生資訊激盪的過程中,澄清部分不明確的觀念,第四階段丟出幾道小問題,讓學習的主人翁們再次檢閱觀念是否存模糊不輕的地帶、最後,留下編撰的參閱書目,學生可以針對有興趣的資訊,循線了解進一步資訊,如能從中培養學生追求更深一層知識的能力,對編輯而言,是最具鼓勵性地回報。

善用資訊 從識讀與禮儀跨出第一步

本書的封面即開宗明義地圖示何謂資訊素養,使用資訊的能力並不等同於資訊素養,基本的素養必須和社會其下的倫理、道德、價值觀與法律緊密地結合才算完整,編輯們特別以一張簡單的圖表闡述她們心中理想的概念。(如圖一)陳偉泓認為,本書二、三單元可謂資訊素養與倫理的基本功,如同練功夫要先學會紮穩馬步,基本教育一旦奠下扎實基礎,就不需要過分消極地擔心不當網路行為,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可能帶來的傷害。

書中共談了十個單元,陳偉泓表示,網路禮節與識讀是本書最具教育意義的精髓。有鑒於現在學生使用電子郵件、留言板、討論區或聊天室時,往往忽略最基本的禮貌,最糟糕的是過去到現在沒有人明確提醒他們,虛擬世界究竟有哪些禮儀規範需要遵行,老師們相信,唯有教導學生如何尊重別人,才能在資訊世界中獲得應有的尊嚴。網路資訊的識讀上,核心在告訴學生要如何辨識可用的網站資料。精神就如記者挖掘新聞真相一般,必須釐清原資料著作者?資料完成目的?何時建立資料?資料來源可信度?並說明資料引用的原因?(WhoWhatWhenWhereWhy?)透過簡單的五個步驟,除了用在網站資訊的過濾,更適用任何資訊與事實的追究,陳偉泓在未來內文的規劃上,希望能特別強化這一部分內容,養成學生「問問題」的研究習慣,追求知識的企圖心,這對老師或學生來說,都是一種釋放學習壓力的進步。

深根教育 由下至上一網打盡

資訊教育單從學生進行是不夠的,許多家長對於網路環境是不熟悉,往往接收來自媒體較負面的報導,一昧地擔心網路對學生帶來不良影響,有鑑於此,教育局,利用晚上與假日舉辦3小時的親子電腦教育,矯正家長對網路錯誤的認知,並告訴他們如何正確使用網際網路,了解該如何恰如其分地規範學生網路的使用情況。

此書編撰省略參考資料中的條列細則,僅以簡單易通的圖文範例表達精神,書名給人的印象雖然刻版了點,內文卻精簡易讀,尤其少了許多說教負擔,重心全力放在師生基本資訊素養的養成。值得一提,他們歡迎社會各界善用這本書,非但不追究文章使用的版權,甚至樂於協助中小學版本的編輯,及早開始資訊素養與倫理上的訓練。為更有效利用這本書,編輯們計畫十月底前建置完成本書的網站,即時更新資訊並進行意見的交流,還能有效降低紙本對環境資源的消耗。

結語

依台灣寬頻的普及率來說,人與社會的互動模式已經越來越依賴網路,學生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甚至可能比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還要長。這樣的情況使得網路沉迷、犯罪事件越來越頻繁,身處教育第一線的老師,通常也只能配合新聞事件輔導學生,缺乏一套完整的指導手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有幸台灣推出第一本資訊與素養的書籍,這些編輯們利用課餘時間、花了近2年心血才完成,內容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又擺脫教科書的枯燥無味,對於他們的用心我們應該為他們用力的鼓掌致意;希望教育界除了持續地關注學生們的資訊教育,能漸漸拓展全民資訊知識的識能,相信在整體社會網路資訊水準提升的情況下,可以有效扼阻不當網路犯罪事件發生的機會,展現台灣資訊先發國應有的水平。

麗山高中校長陳偉泓表示,網路禮節與識讀是本書最具教育意義的精髓,在這部份一旦奠下扎實基礎,就不需要過分消極地擔心不當網路行為,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可能帶來的傷害。
抽言:使用資訊的能力並不等同於資訊素養,基本的素養必須和社會其下的倫理、道德、價值觀與法律緊密地結合才算完整
抽言:完全沒有說教式的閱讀負擔,僅以簡單易通的圖文範例傳達概念,全心全意協助師生基本資訊素養的建立。


圖一:資訊法律、資訊倫理、尊重他人、認識與了解、覺知與正確對應、陶成倫理素養、資訊倫理與素養;(圖說)資訊素養與倫理應有內涵